女同學偷吃禁果圖片(湘女蕭蕭)
"童養媳"一詞以其獨特的沉痛悲憫的基調,被多數人看作是時代的枷鎖。而沈從文筆下的童養媳蕭蕭,卻在不幸的遭遇之上,過著并不悲慘的人生。
《湘女蕭蕭》為人們描繪的是一幅上世紀20年代舊社會中國的圖景,但沈從文筆下蕭蕭的故事卻是自然淳樸,全然沒有舊社會封建背景之下那種令人壓抑的沉重。
出嫁
鄉下的姑娘出嫁往往伴隨著喜慶悠揚的嗩吶聲,眾人面露喜色簇擁花轎,唯有新娘獨自一人穿著平日里穿不得的新衣服坐在花轎里哭。
姑娘自小在娘家長大,到了年紀之后便由媒人牽線,父母殞命后遠嫁他鄉。
離開了自己從小長大的家和親人,去到一個遙遠的地方將自己的余生交付給一個素未謀面的男人,陌生和未知總是令人恐懼的。
而蕭蕭,卻是個坐在花轎里跟著大伙一起笑嘻嘻的新媳婦。
因為出嫁的這一年,蕭蕭才十二歲。
從小父母雙亡的蕭蕭由伯父養大,平日里伯父總是讓蕭蕭干些粗活。
對于蕭蕭來說,嫁人只不是從這一家到那一家,換個住處罷了。
只有出嫁的這一天,才是輕松又自在的。蕭蕭既沒有新娘子出嫁的羞赧,也沒有對新生活的畏懼。
生活
十二歲便嫁人的蕭蕭來到婆家后,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照顧她那不到三歲的小丈夫。
雖然按照規矩,沒有圓房的蕭蕭要叫他弟弟。但是蕭蕭每天就是負責帶孩子,同時也要做些家務事。
白天被小丈夫和家務活纏身,只有晚上才是屬于蕭蕭一人的時間。
晚上入睡之后,蕭蕭只有在夢里才能自由自在地成為一個十幾歲的花季少女。
不過做童養媳的日子還是要比從前過得好,以前在伯父的家的蕭蕭只被安排做些粗活重活,而嫁過來之后的蕭蕭在婆家吃得好睡得好,身子也逐漸長開了。
在湘西的鄉下,女學生是個稀罕事。
在村里人看來,女人就該在家里縫衣服做飯,照顧男人和孩子才是她們的首要之事。
女娃娃去上學,這是村里的老人們聽都沒聽過的事。但是六月恰好是學校放假的日子,每到這個時候總會有三五成群的女學生從村里經過,女學生便成為了村里人茶余飯后閑談時嘲諷的話柄。
蕭蕭望著那些女學生懵懵懂懂,蕭蕭從來沒有上過學,也從未想象自己能成為一個女學生該是什么樣。
但是打那以后,那群女學生卻時常走進蕭蕭的夢里。女孩能穿著合身的衣服去學堂里讀書,城里的生活是蕭蕭從來都無法想象的,也是自由的象征。
誘騙
八月的秋天正是瓜地豐收的時節,村里這個時候總會雇些工人過來幫忙摘瓜。
摘瓜的工人里有個年輕的小伙子,喚做花狗?;ü房雌饋砩韽婓w壯,但卻滿腦子都是壞心思。
長開了的蕭蕭出落得亭亭玉立,雖說沒有那么的明艷動人,但是在湘西江水的滋養下卻生得靈巧清秀。
蕭蕭嬌俏的少女身姿,讓花狗不禁動了歪心思。
此時的蕭蕭已經十五歲,正是花樣的年紀。生理上已逐漸發育成熟的蕭蕭,在感情這方面卻還是十分單純和稚嫩。
蕭蕭平日里帶著小丈夫忙農活時,花狗總會出現?;ü凡坏珪f些俏皮話逗蕭蕭和她的小丈夫,還總是有意支開小丈夫給蕭蕭唱一些談情說愛的山歌。
時間一久,蕭蕭也逐漸覺察出花狗對她有著別樣的感情。十五歲的蕭蕭在花狗的歌聲里情竇初開,而她的丈夫卻還不及半人高。
蕭蕭最初也義正言辭地斥責花狗,但是花狗卻刻意說到了女學生,還有意無意地問蕭蕭難道不想要自由嗎?
于是在花狗的誘騙之下,蕭蕭初嘗禁果,不曾想卻懷上了花狗的孩子。
懷孕
蕭蕭逐漸察覺到自己身體的異樣,她跑去找花狗商量。但花狗卻是一個膽小怕事的懦夫,他一點也不想對蕭蕭肚子里的孩子負責,更是不敢對蕭蕭負責。
蕭蕭想起那群女學生,提出想要花狗帶著自己逃去城里,去到城里人家幫忙混口飯吃。
蕭蕭向往著鄉村之外的世界,對她來說城里的生活就是自由的象征,蕭蕭也想要擁有女學生一樣的自由。
但是面對蕭蕭的請求,花狗卻支支吾吾,半個月后卻不辭而別,帶著所有的東西消失得無影無蹤。
在湘西的鄉下,鬧出這樣丑聞的女人只會有兩種下場,一是沉潭二是發賣。
蕭蕭想了很多辦法去除肚子里的孩子,但都失敗了。蕭蕭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,她也想過一死了之,但是生的欲望還是讓她選擇了活下來。
蕭蕭最后想要獨自一人逃到城里去,但是還沒等蕭蕭想好怎么逃出去,她的大肚子就被婆婆發現了。
婆家把她捆起來丟到灶臺邊餓了一天,并叫來了蕭蕭的伯父。兩家商議之后,最后決定把蕭蕭發賣,換得的錢用以賠償婆家。
但是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家,而蕭蕭的小丈夫也很離不開蕭蕭,于是蕭蕭便繼續在婆家住下了。
時間一久,這件事好像在大家的心里逐漸淡去了。
生子
第二年的二月,蕭蕭生下來了一個大胖小子。大家一致覺得既然蕭蕭生下來的是個男孩,那就不再發賣蕭蕭了。
蕭蕭因為這個兒子幸運地繼續留了下來,婆家給蕭蕭的兒子起名叫牛兒,并把他倆照顧得好好的。直到十年后,蕭蕭的小丈夫長大同蕭蕭正式圓房。
十年后圓房時,蕭蕭的兒子已經十歲了。蕭蕭同小丈夫圓房后的兩年,蕭蕭的兒子牛兒也到了娶親的年紀,年長六歲的新娘子坐在花轎里,在嗩吶聲中哭哭啼啼地送進門。
二十七歲的蕭蕭當上了婆婆,她懷里抱著新生的兒子毛毛,遠遠地站在榆樹下望著兒媳婦的花轎。
此時的她早已忘記了自己曾經對于女學生、對于城里生活、對于自由的向往,看著嗩吶聲中漸行漸近的花轎,她也成為了笑著迎新娘子人群中的一員。
童養媳的輪回還在轉著,湘西的山水依舊還是那個模樣。
"童養媳"是那個時代的枷鎖,但是戴著這樣枷鎖的蕭蕭卻無疑又是幸運的。
嫁到婆家來之后,婆家待她也很好。即使是被花狗誘騙大了肚子,卻又因為生下了兒子而逃過了被販賣的命運。
沈從文筆下的蕭蕭生于湘西長于湘西,故事里滿滿的湘西的田園風土人情。
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近距離了解童養媳文化,也給人以新的啟迪和收獲。
追溯歷史,童養媳文化在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。
相比于現在的社會和文明,童養媳文化無疑是落后的,但是在蕭蕭所生活的那個時代里,童養媳文化就是一種所有人都已經達成共識的生活方式。
現如今,隨著時代的發展,童養媳文化在社會上的漸漸消逝。
女權的覺醒,也助推了社會對于男女平等的呼聲,對性別和自由的追求成普遍成為了每個人的權利。